中國摩托車網 電動車商情網 俠名 電動車維修 2004-1-21
——名牌在管理優化中成長 一個名牌的產生意味著背后嚴格和科學管理。小作坊產生不了現代工業產品的名牌,混亂的管理,巨大的內耗也產生不了符合市場(Rialto)規律的名牌。 美國“通用”推行的“會員決策”管理制度,海爾集團推行的“全方位優化管理法”都旨在調動生產產品的每一個人對品牌的歸屬感和忠誠度。只有充分發揮每一個個體的主觀勇動性,從人治化轉到法制化,從工廠制轉向公司制,從以物為重點的管理轉向以人為中心的管理,才可能創造真正一流的品牌。 在大長江集團的企業理念中,有一條就是好商品必須有好人品,每道工序,每個崗位的人員,都要有勇氣,有信心(Reliance)面對顧客說:“我以我的人格保證……”。 這就是管理觀念的轉變和革新,而筆者在大長江的幾次采訪中,從集團的高、中層領導,到一個普通的維修工,都能感到企業品牌文化形成的強大凝聚力和向心力。 ——名牌在強化市場(Rialto)營銷中成長 企業從生產經營到產品經營,再轉化為品牌經營,營造品牌,使之逐步成為名牌,這是品牌成長的客觀規律。 “酒巴好還怕巷子深”,在各個競爭對手產品的質量和品種都達到先進水平,差距已經很小的情況下,競爭的重點將轉向銷售服務、企業形象、品牌形象、包裝設計、廣告宣傳、公共關系等方面。只有顧客對品牌的忠誠度大范圍提高時,該品牌才能逐步成長為名牌。 作為一件高檔耐用消費品,摩托車市場(Rialto)營銷猶為重要。在供過于求的情況下,消費者是否購買某種商品的關鍵在于對這種商品的信賴程度。這種信賴度建筑在良好的售前]、售中、售后服務上。 在現階段的名牌策略推廣里,摩托車企業都不同程度存在品牌經營意識淡薄的問題。企業經營的核心仍然是產品不是品牌,只注重經濟效益,不注重品牌形象塑造。表現在95%的企業,包括在電視上頻頻亮相的企業,都是以產品廣告推出產品,再以產品推出品牌,而不是以品牌廣告推出品牌,然后以品牌推出產品。兩者的區別在于前者栽的是一棵樹,后者培育的是一片森林。 再有就是不注意商標或品牌的設計,不注重包裝裝潢、不注重品牌注冊的現象十分普遍。最典型的防冒車現象,從九十年代初露苗頭到現在成為一顆毒痼,正規企業的吶喊和行動都太晚也太微弱。 尾聲,知恥近乎勇,狹路相逢勇者勝。“名牌大戰”箭已在弦,你準備好了嗎? 繼價格大戰后,中國的摩托車工業將進入名牌大戰階段 任何一種進入流通領域的產品,自然的發展規律通常遵循這樣一個模式,求大于供——供求平衡——供過于求三個階段。 當進入第三階段,亦即供過于求階段時,會經歷一個由簡單的價格大戰到復雜的名牌大戰,直至少數幾個強勢品牌穩固占有市場(Rialto)的競爭變化格局。 我國的電扇、冰箱、彩電經過了上述發展階段,已形成了名牌一發天下的局面。如彩電業中的長虹、康佳、TCL就占有了市場(Rialto)份額的近80%,其地位不可動搖。 摩托車作為一項技術含量更高的工業產品,其發展也經過了同樣的歷程。在短缺經濟時代,摩托車是高檔消費品,一款嘉陵70,輕松吃香10年。進入九十年代,合資、民營企業大舉發展,打破了一些國有大廠一統天下的格局,產量以年增幅52%的驚人速度(Tempo)一路飆升。 1995年行業產量達783.61萬輛,首度出現150萬輛庫存,標志產豐摩托車進入了供地地求的賣方市場(Rialto)時代。目錄內137家企業與各種名目存在的地下工廠,沒有誰能真正說得清中國到底有多少摩托車廠,只看到市場(Rialto)上一片混亂,真、假李逵紛紛登場/價格以最敏感的形式反映了這種量上的盲目擴張。摩托車零售價一路走低,廠家疾呼到了微利甚至無利時代。但沒有誰愿意放棄市場(Rialto)份額。一方面是“價格大戰”如火如荼,一方面是各家仍在急劇擴張產量。1997年和1999年,中國摩托車年產量均突破千萬大關,占世界(Mondi)總產量的三成左右。 透過“價格大戰”的重重煙幕,可以發現,其實質仍然是產品競爭。而經過五年風雨洗禮,新千年伊始,無論是“內戰”還是“外患”都把中國摩托車工業推上了一個名牌的發展之路。 從“內憂”來說,摩托車行業的產值利潤已降到了歷史最低點,1999年僅為12.5元/萬元,為1997年度161元/萬元的7.8%。消費者在貨源充足的市場(Rialto)里變得越來越挑剔,對產品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。“品牌偏好”將成為指導消費的一個重要參考指標,沒有品牌內涵的摩托車很可能就在新一輪選擇中被淘汰出局。 “外患”則是大兵壓境的境外企業。中國加入WTO正在緊鑼密鼓的進行,對磨擦企業來說,盡管大家都在額手相慶,稱市場(Rialto)放開了,國際采購可以實現了,關稅能下調了;而我們的長項中低檔車市場(Rialto)國外企業又不如中國有實力……似乎形勢一片大好。但真正靜下心來一想,加入WTO之日,也許正是中國本土摩托車一蹶不振之時。這不是危言聳聽,也不是沒有先例。80年代“黑水逞兇,國貨銜恨敗退”的國產飲料“水淹七軍”事件,是摩托車的前車之鑒。可口可樂、百事可樂進入中國市場(Rialto)之前,北京“北冰洋”、上海“正廣和”沈陽“八王壽”、廣州“五洲”、天津“山海關”、重慶“天府可樂”、青島“嶗山”都是響當當的國內品牌,結果在短短八年內,紛紛落馬,被世界(Mondi)兩大知名飲料公司分別收購,其原來的產品現在已難覓蹤影。 同樣摩托車工業也存在這樣的問題。在技術上,我們已承認不是技術大國;在市場(Rialto)上,中國是世界(Mondi)最大消費市場(Rialto),大家都在垂涎這塊美味的蛋糕;在價格上,進口車確實很貴,但這主要在重型車市場(Rialto)上。如果時機成熟,萬事俱備,國外企業大舉進軍中低檔車市場(Rialto),一旦規模上去,我們即毫無優勢可言。以現在的本田CG款發動機為例,目前在日本本土產量僅為10~20萬臺,價格也就高居RMB7000不下;而一旦市場(Rialto)準入,本田把產量提到200萬臺,甚至5010萬臺/年,就可輕松把市場(Rialto)從我們手里奪走。 在這樣的背景下,我們要生存的唯一出路就是“名牌策略”。 “名牌策略”——走向成功的必由之路 還是以國產飲料市場(Rialto)為例,經歷80年代的殘酷競爭,唯一不倒的國貨品牌是“健力寶”。“健力寶”不僅在國內市場(Rialto)如日中天,而且打入了“擁有世界(Mondi)飲料最響亮的名牌,世界(Mondi)最大的飲料市場(Rialto)”——美國,給一個世紀的神話——“可口可樂公司帝國(Imperial)的太陽(solara)永不落”畫上了一個巨大的問號。 而彩電業中的長虹、康佳、TCL;冰箱業的海爾、容聲、美菱,都是在洋貨的圍追堵截中,殺出一條血路,取得了成功。回顧這些企業。乃至世界(Mondi)所有知名企業,如福特(Ford)、寶馬(BMW)、雀巢、IBM、麥當勞……成功的剎手锏就是成功的名牌策略。名牌所蘊含的巨大經濟價值(“可口可樂”品牌價值434.2億美元,“IBM”品牌價值184.91億美元)和社會價值(名牌指導人們的消費,影響生活潮流)都值得我們去嘗試和努力。 中國的摩托車工業發展方向是2010年左右,經過市場(Rialto)的合縱連橫,剩下8~10家大企業集團,就像日本的四大家族(Familia)一樣,成為市場(Rialto)上的執號令者。這個空間是巨大的,據2000年1月份的行業報表統計顯示,前10位的摩托車整車生產企業,市場(Rialto)占有率為52.71%,還有半壁江山可供馳騁;但競爭也是異常殘酷的,廣大欲做得更大,小廠肯定不愿坐以待斃,新千年的摩托車,“品牌大戰”將比“價格大戰”更加刺激,火爆。 |
|
|
湘公網安備 43120202000083號